作者 | 貓頭鷹9號
編輯 | 貓頭鷹6號
支持 | 貓頭鷹捕基能手
在資本市場上,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。因此,與時俱進、不斷升級自己的投研框架,是每位基金經理的必修課。
而近期加盟博道基金的孫文龍,無疑是這門課上的優秀學生。2010年,孫文龍投身公募基金,成為一名研究員,負責覆蓋建筑建材、通信電子行業。2015年開始出任基金經理。
在實戰中,孫文龍的框架一直在不斷迭代。在早期,他側重根據業績增速來選股,在創業板牛市、中小盤風格興盛時期獲得良好收益;到了2018年,開始把ROIC加入選股體系,注重可持續的增長;而在2020年以后,以往擅長小盤成長股的孫文龍,對大盤股、“慢變量-快變量”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分類,以適應產品規模的增長和市場風格的變化。
這些認知上的迭代,都及時地反映在了孫文龍的投資上。
看結果,其此前管理時間最長的“國投瑞銀新興產業混合”,自2015年3月14日接管以來,截至2021年底,近7年時間,年化回報為20.22%,同類排名前10%。
看細節,在大小盤上,孫文龍早期更多配置中小市值公司,反映出他當時更偏好于買入成長空間大,潛在收益高,但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的標的,也就是“左側交易”。而從2017年開始,他更多開始配置中大市值公司。
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管理產品的規模越來越大,需要尋找更多流動性更好的標的進行投資;另一方面,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,行業龍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,獲得越來越多市場份額,資金也更青睞大盤股。
而在行業配置上,孫文龍比較均衡?;仡櫰渫顿Y生涯歷史,配置比例超過5%的行業只有3個,分別是電子、建筑裝飾、醫藥生物。但在申萬31個行業中,他在其中的13個獲得超過50%的勝率。
在具體行業上,孫文龍在建筑裝修、化工、商貿零售、軍工、農林牧漁、鋼鐵、銀行、輕工制造、社會服務、汽車等行業上的表現在市場上都名列前茅;除了家電、非銀金融,其他行業的表現也都在平均水平,沒有明顯短板。
不斷更新的投資框架、行業均衡的配置操作,讓孫文龍產品即使處于大起大落的市場,持有體驗依然良好。以國投瑞銀新興產業混合為例,除了2016年熔斷、2018年熊市以外,每年均取得正收益,而且只有在2015年、2018年兩個特殊的年份中最大回撤幅度超過20%,其余時間的回撤幅度都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總的來說,孫文龍是一位風格均衡、注重控制回撤、擅長挖掘冷門牛股的基金經理。
然而,時移勢易。疫情進入第三年,孫文龍所擅長的建筑建材、商貿零售等領域,都受到了較大影響。這些行業有什么新的變化?消費力下降的時期,哪些公司能扛得???如何看待電動車的高速滲透?加盟博道基金又給他帶來了哪些新的進化和思考?
貓頭鷹研究院近期與孫文龍進行了對話,圍繞投資框架迭代、細分行業演化、未來行情展望進行了深入交流。以下是交流紀要,將分文三部分——
一、迭代:投資框架的更新
二、演變:疫情過后的行業
三、展望:長期市場的機會
01
迭代:投資框架的更新
貓頭鷹:在構建投資組合的時候,是怎么對自己定位的?能不能談一談你的投資框架?
孫文龍:我把自己定位成均衡偏成長的基金經理。
我在2017、2018年的時候,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價值。我所理解的價值,(1)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;(2)較高的ROIC;(3)具備成長性。
具體在選股上,主要有四個維度——
第一個看壁壘。公司必須有長期核心競爭力,有這個壁壘才能在競爭中持續獲得市場份額,尤其在行業景氣有波動的時候,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
第二個是空間。如果空間小,競爭會很激烈;空間大,雖然競爭也激烈,但坡會更長。
第三個周期的位置。周期的位置有兩層意思,第一層是本身行業景氣供需的周期,比如說豬價波動的周期。第二個是企業的經營周期。企業從投入到產出是有過程的,如果是做研發,需要投入的時間就更長,因此要關注到企業是否處在利潤釋放的階段。
第四個是估值。買一個公司總是要算預期回報的,希望預期回報能夠有年化20%-30%的空間。
這樣選股以后,在組合里的行業會相對分散,對單一行業的配置的比例一般不超過20%;個股相對來說偏集中,大概有30-40只股票。
貓頭鷹:在實戰中,這四個維度可能不會全都具備,你覺得哪個更重要,有先后排序嗎?
孫文龍:如果排序的話,還是公司壁壘、質地最重要。ROIC要么持續高,要么未來會上一個臺階。其次是空間要大。估值可以放在靠后的位置。
我希望自己能夠跟上產業的變遷,所以更多時候是自下而上像翻石頭一樣去選股。這是慢功夫,長期積累才會見效。
今年我在內部交流的時候寫了一篇隨筆《逆向投資的一點感悟》,更一步把驅動股價的因素分為快變量和慢變量。
慢變量,包括競爭力、市場空間、競爭格局、企業家精神、公司治理等等,這些可能會在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,一直在產生作用??熳兞烤褪沁呺H變化。
我在復盤自己投資的時候,很多成功案例是買在了慢變量的右側,它的商業模式已經完全成立了,價值會更容易被市場發現。而有些不成功的,我總結下來是買在了慢變量的左側,可能商業模式都沒完全成立。但是,我認為有時候還是有必要配置一部分處于慢變量左側的公司,做慢變量的逆向,因為潛在的回報足夠高,高到可以彌補時間成本。
也因此,在做組合的時候,如果用鮮花和花骨朵來區分的話,我以前可能花骨朵有點多,以后要把花骨朵控制在20%以內,等它利潤釋放將要開花的時候把比重提升上去,提高組合的效率和確定性。
當然,最理想的狀態,就是企業基本面已經在右側了,但股價還在左側。
貓頭鷹:你在歷史上的持倉,比較多的是中小盤的價值或者成長類的股票。你對市值大小有偏好嗎?
孫文龍:之前我也沒有注意,直到2020年下半年,當時管的規模變大了,想去增加持倉的時候,發現買不進去。當時前十大里面,市值最大的是400億,我那個時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。
后來我想了一下,也不是天生的偏好,可能跟入行時候的習慣、市場環境有關系。后來慢慢覺得,一些大的公司,競爭力相對來說是更有保證的,像美國那的一些科技公司,這么大的體量,依然能保持很高的成長性。
貓頭鷹:未來會加大對中大盤公司的研究和投資力度嗎?
孫文龍:對,我在過去兩年已經對大市值公司做了專門學習和理解,認知上也有一些提升。而且入博道基金之后,因為博道基金倡導的是“與優秀同行”,投研團隊本身就特別關注公司的長期競爭力,在內部有一個長期競爭力公司的股票池,會圍繞重點公司定期做深度研討。這個過程還是很受益,大家在底層價值觀一致基礎上的交流,效率會比較高,跟大家的互動也在逐步提升我的認知。
02
演變:疫情過后的行業
貓頭鷹:在當前時間點,能否結合經濟情況,談一談接下來半年或者是一年,行業和市場有什么樣的機會和風險?
孫文龍:今年市場的波動確實非常大。從現在開始,經濟是弱復蘇,在這個過程當中,新能源、光伏、電動車反彈很厲害。但在短時間內漲了一倍之后,還能接著再漲嗎?不一定?,F在市場有修復之后,后面要看基本面,未來它還會有一個震蕩,慢慢跟股價有個匹配的過程。
也有一些行業,還是趴在地上,包括汽車零部件。從邏輯上來講,一些新的應用像一體化壓鑄、線性制動、天幕玻璃,類似于2010年開始的蘋果產業鏈。而且現在這些汽車零部件公司的競爭力,比當時電子那批公司的競爭力強一些。
還有地產、地產后周期。整個地產產業鏈,從政策上的放松、LPR下調,慢慢修復。在這個產業鏈上面,家居產業鏈機會比較大。首先家居產業上萬億的規模,它比家電還大。其次它還處在行業集中度提高的過程當中,龍頭公司正在拉開跟二線公司的差距。
貓頭鷹:這跟疫情有關嗎?
孫文龍:這跟疫情有一定的關系。在疫情中的中小企業,生存更加艱難。我們做了一些調研,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也都說,經常會接到小的家居公司老板的電話,考慮一下收購。
現在家居行業龍頭的市場份額只有六七個點,未來不會達到像家電龍頭30%-40%的份額,因為它是定制化制造,帶有服務屬性,天生會分散一些。參考一些發達國家的情況,國內家居龍頭公司可以做到15-20%的份額,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它也有兩到三倍的空間。
此外,近年還有一些新的趨勢,例如,因為現在消費者的時間成本也很高,以前逐個賣場去挑選,現在一站式全都搞定了,客單價明顯提升。
貓頭鷹:老百姓消費力的下降會對家居消費有影響嗎?
孫文龍:我覺得是有影響的。疫情剛開始的時候,大家覺得很快就過去了,結果沒想到現在已經第三年了,對服務業的影響很大,對老百姓收入的影響也不小。
這個局面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挑戰。一方面消費者有一些消費升級的要求,但另一方面,因為收入下降了,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要求更高了。這反而對龍頭公司來講更有利。
03
展望:長期市場的機會
貓頭鷹:震蕩期過去之后呢,怎么看后面的市場?
孫文龍:中長期來看,整個機會還是比較大的。我們內部也在討論,從大類資產配置來講,中國老百姓的財富還處于從房地產向股票市場轉移的過程。以5-10年的角度來講,還處在大的變化過程當中。
貓頭鷹:假設你現在發一個產品,兩個月完成建倉期,最有可能配的是哪幾個行業?大概是怎樣的配法?
孫文龍:這個問題特別好,我也每天在思考這個問題。
汽車零部件;軍工;地產后周期例如家居,地產開工端往后等一等;電動車;電池企業;本地生活服務龍頭等等。
我希望能抓住社會發展的趨勢。站在產業變遷的主線上,比如說2020年開始的電動車,以后全部換電動了,投資不能還停留在燃油車。投資組合需要反映社會和產業的發展。
像這種大的產業發展趨勢是不能錯過的,一旦錯過,組合凈值跑起來會很困難。不能只見樹木,不見森林。
貓頭鷹:什么樣的報表不看?
孫文龍:在整個A股的層面來講,四五千只股票,ROIC大于10的就只占10%,一下子就展示在面前了。然后,再看毛利率、凈利率、費用率、營收周轉、人均產值,這樣就把很多公司排除掉了。
貓頭鷹:要么是商業模型不行,要么是管理差,總有原因。
孫文龍:對!這樣把很多公司排除了。ROIC上升慢一點沒關系,公司和行業總會有不同的階段。我們內部也做過一些測算,如果放在十年來看,漲幅最好的牛股,它的股價驅動,95%以上都是是由業績驅動的。
但是,雖然長期一定是業績驅動,A股短期波動還是比較大的,在兩三年內估值對股價的影響也很大。投資就是如何定價的過程,基金經理其實做的就是手藝活。
現在如果有些公司基本面在過去三年遭到了破壞的情況下,它的市場份額還在提升,這個就很難得了。雖然報表上可能還是很難看,但實際上復蘇已經一觸即發。
全文完,感謝您的耐心閱讀。